話說孫小美又再度選擇了外商公司,從事自己最喜愛的寵物業。這家公司離家近,也是赫赫有名的大公司。
孫小美有個大缺點,會過度美化自己想要的東西。ㄧ開始的時候,我想終於找到可以好好安身立命的工作了。新公司的福利很多,無限量的咖啡喝到爆跟每年特休多讓我毫不猶豫的選擇他。最後也是這兩個優點讓我考慮了好久才掰掰。
孫小美的工作在一開始的時候是產品行銷,後來因為一些變動成為業務。在這篇文章中我不想多言這些內容,我只能說,這是我職場生涯中最挫敗的一個工作,在這個工作的期間內,我歷經了快樂,失望,傷心,絕望,期待,再失望,死心等等心情。對我而言,外商就像一個漂亮的奶油蛋糕,切開來發現裡面只是乾硬的麵糰。我也在這個工作中學到很多最受用的人生經驗。
第一:絕不要相信外表。ㄧ個人打扮的光鮮亮麗很可能因為他幾個月都不洗澡,想要用香水掩飾身上的臭味。
第二:ㄧ定要相信你不舒服的直覺,不要欺騙自己那是假象。因為讓你不舒服的感覺通常是第一道警訊。
第三:絕不要相信任何沒有根據的大餅。
第四:再困難的環境都會有人性的光輝,只要心地善良就能結好緣。
第五:要相信老天有眼,壞心眼的人會越來越醜XD。
我很幸運的在這個工作交到了ㄧ個超級好朋友,也認識了現在的老闆。當我決定離開外商,現在的老闆找我深談,希望我能過去上班。我想想,在上一個工作我已經跌到谷底,沒有什麼能損失了。到另ㄧ家本土公司,未嘗不是ㄧ個可以試試看能力的機會,於是,我換到人生第四家公司,這時距離我畢業,剛剛好四年。
第四家公司也是我現在工作的公司,經過外商-本土商-外商-本土商的輪流轉之後,我對於這兩種公司有下面的體認:
第一:外商福利好不好要看你的主管,ㄧ般來說公司定的福利都不錯,但是主管如果不這樣執行,你也沒輒。
第二:外商可以學到比較多東西?這是個迷思,我在外商是有受過一些訓練,可是比起來,我在本土商學到的東西還是最完整的。
第三:本土商老闆最大,有些人覺得是壞處,但是我做久了反而覺得這有助於組織的穩定,起碼不會哪天你ㄧ去上班發現外國主管換人,你老板也危險了。或是公司要被買/賣掉,每個人都在擔心自己會被組織重整。很多人說外商"勾心鬥腳嚴重",原因可能在於不安定感。
第四:外商與本土商的薪水誰高誰低?我的經驗是外商有一套制度,會依照你的學經歷給薪。本土商就看老板的想法。
第五:外商的老闆在外國,台灣只是事業版圖裡小小的一塊,因此你的主管對你在這個體系裡的存活度有舉足輕重的角色。相反的,本土商的老闆就算沒有天天,起碼也週週的在公司裡,你的表現好壞他都看在眼裏,比較直接。
第六:延續第五點,在外商你每年的預算是固定的,計畫也是固定的(前一年中就會訂好),要變動很困難。預算部份也是花完了算,甚至業績目標也是做到就好。即使有機會超越,很多人也選擇不要,因為擔心明年的業績目標被定的更高。反過來說,即使環境有大變動,達成業績目標變成不可能的任務,你還是得做到,老外才沒空管那麼多。本土商,計劃隨時變動,預算隨時調控,對於目標的達成,老闆也隨時可以掌握最新狀況更改。
對我自己而言,我喜歡外在的挑戰,不喜歡辦公室的內耗。因此,我在本土商的環境,活的比較快樂,每天上班也比較有衝勁。當然這幾年的工作過程中,我調適了很多自己的想法,這也許就是在職場上必然歷經的過程。
P.S.有些朋友覺得我寫的太過精簡,其實原本的想法是要寫一篇"外商與本土商的pk",不過寫來寫去也p不出個屁。索性寫寫回顧文。之後有空會開始整理一篇篇的回憶分享,畢竟如果我按照工作編年史寫出裡面的內容,會引起某些人的小小騷動低。